分卷阅读80(1 / 2)

片刻后,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:“……我觉得,从蒋伯威过往的经历出发,他原生家庭很糟糕,在学校又因为成绩不好性格叛逆导致受到孤立,从小到大都没接受过什么善意。高中时期辍学了两年和当地小县城的流氓混子打成一片,这样的生活看上去刺激,但蒋伯威常年身处其中却越发感到空虚。”

“蒋伯威这个人其实很聪明又早熟,所以他才会在辍学两年后又回归高中复读考上大学,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十八线小县城。不过这人运气不好,起码在他自己看来是运气不好的。”孟岱分析道,“他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券商公司,没有遇到好上司也没处理好同事关系,导致毕业没多久就被公司辞退,这之后他屡屡碰壁,但蒋伯威从来没怀疑过自己,他是个极度自信且从不内耗的人,所以在走投无路的时候,他又做回高中辍学时的选择,放任自己与恶势力同流合污。”

孟岱看了几眼汪石的表情,确定对方没有不耐心后,才继续说道:“在蒋伯威的逻辑里,他铤而走险是被这个社会逼迫的,他不觉得自己有错,因为他从没感受到社会给予他的善意,所以他选择由白到黑,筹集行动资金和同伙计划了这场珠宝抢劫案。”

“这个计划几经波折,到最后也没能让蒋伯威如愿,他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李半青这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身上,所以他绑架了李半青,但运气实在不好,李半青的人格分裂又让蒋伯威再度陷入困境。”

“外界警方的天罗地网正在逼近,到了这个地步,蒋伯威依然能冷静思考解决的办法,他选择去调查李半青的人格分裂病史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没有伤害李半青,只是把人关在别墅的地下室。其实这个时候,李半青的主人格已经苏醒,正是因为李半青发现蒋伯威的理智,所以才选择继续伪装成第二人格李映洲。”

孟岱陈述的语气不急不慢,汪石听得很认真,一直到这里,他心里都是赞同的。

“蒋伯威查到李半青少年时的经历,得知对方的原生家庭竟然比自己的还要恶劣,甚至因此激发出了严重的精神疾病。而当下被他的绑架所逼出的第二人格,恰恰是曾经正遭受着家暴的少年李半青。其实在这一刻,蒋伯威无形中已经对李半青产生移情心理,之后一个星期的相处,更是将这种移情心理放大,蒋伯威在李半青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,但不同的是,他过去对世界充满恶意和攻击性,但李半青却仍旧纯粹美好。”

孟岱总结道:“我是这么想的,蒋伯威被李半青与自己相同的经历勾起了回忆,于是他把李半青看作另一个自己,他会希望另一个自己能活得更好,走得更远,所以在第一个he结局中,蒋伯威即使察觉了李半青的异常,也不会向警方举报。”

汪石皱了皱眉,脸上若有所思。

他手伸进口袋,问:“要来根烟吗?”

孟岱:“……不用了,汪导要抽的话请随意。”

汪石咳嗽两声:“我也不常抽,我还是更喜欢喝奶茶。”

他喝了两口,然后回归正题道:“在某种角度上,按你的理解也不是说不通,但我想拍的不是这种效果,剧本表达的也不是这种意思,起码从你说蒋伯威对李半青的看法开始,就和我设想的略有分歧。”

汪石说话都不藏着掖着,也懒得绕弯子,但他对专业素养好的演员态度都还不错,即使是反驳也不会显得高高在上。

“我先说一下这个人设问题吧。”汪石道,“我就直说了,你理解的这个蒋伯威,有点太理智了。你可以仔细想想蒋伯威的这一连串经历,高中辍学当混子,毕业后在职场上也不收敛个性,发现自己混不出头就开始计划抢珠宝,之后为了找同伙还绑架李半青——能干出这些事的人就不可能像你描述的那么理智,蒋伯威肯定是聪明人,但理智且精于算计只是他的外皮,他还是一个肆意张狂、感情丰富的男人。”

汪石盯着孟岱:“关于这一个星期的相处,剧本里有一句蒋伯威的心理描写,可以看出他个人的感情观,你知道我说的是哪句话吗?”

孟岱顿了顿,道:“是……‘比起实实在在的金钱财富,他居然更奢求虚无缥缈的爱意’这句吗?”

汪石高高挑眉:“看来你心里清楚啊,所以这个问题你知道出在哪里了吧。蒋伯威对李半青的感情可不像你说的‘对另一个自己的期盼’那样,他就是爱得不行,这种在危机下意外萌发的爱情才是蒋伯威整个计划里最大的、也是最戏剧化的漏洞。”